漏斗胸,一种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胸廓畸形,虽然可能在幼年时期并不明显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若不及时治疗,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。本文将深入探讨漏斗胸的危害,以及漏斗胸矫正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。
漏斗胸的危害与成因
漏斗胸是指胸骨下段连同两侧肋软骨向内凹陷,形似漏斗,因此得名。这种畸形可能造成患儿外观上的困扰,更重要的是,它可能对心肺功能产生不利影响。不对称型漏斗胸,即凹陷左右两侧不对称,表面凹凸并存,更是增加了治疗难度。
漏斗胸矫正手术的风险
漏斗胸矫正手术是治疗漏斗胸的主要方法,但手术本身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并发症风险:
1. 出血:手术过程中,钢板导引和钢板必须经过漏斗胸底部,此处紧贴心包。如果手术操作不当,可能导致出血,这是此类手术较大的风险所在。
2. 肺损伤:在使用胸腔镜进行手术的患者中,医生过度自信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肺损伤。虽然这种错误通常不是致命的,但会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。
3. 心包损伤:漏斗胸患者的底部一般刚好压着心脏,二者之间多有潜在的间隙。在某些极端情况下,二者的间隙可能因粘连而消失,此时钢板导引很**被插进心包里。
4. 钢板对心脏的压迫:钢板在心脏表面活动,且有一个幅度不小的翻身动作,这些动作可能刺激脆弱的心脏,引起心脏搏动方面的问题。
手术选择与注意事项
对于年龄较小的轻度漏斗胸患儿,由于对呼吸循环影响不大,不必急于治疗,有可能随生长发育自行纠正。一般2~3岁以上患儿即可耐受手术,这个阶段的小儿年龄小,手术操作简单,肋骨和肋软骨**塑身,但对麻醉、手术的耐受力低,矫正后又有复发的可能,所以一般主张在6~10岁予以手术。
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很关键。改良Ravitch手术是一种减少切除肋软骨数目的手术方法,其他如盐水袋植入、外固定及牵引术、内视镜软骨切除术等则多属于实验性质手术。微创手术是在胸腔镜导引下手术植入量身塑造的金属板,将胸骨凹陷往外推出来做矫正手术。所有向内凹变形的肋软骨也用金属板向外推出,但是没有任何肋骨被切除,也没有胸大肌之切开。
漏斗胸矫正手术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,但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和精细的操作,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,改善生活质量。